財經頻道上,經常可以聽到報道ppi指數上漲或下降。那麽,妳知道ppi指數上漲意味著什麽?是上漲好還是下降好呢?本文圍繞“ppi指數”展開,壹起來看看吧。
ppi指數上漲意味著什麽?
ppi指數為生產者價格指數,反映了工業生產者出廠銷售壹籃子商品的價格水平隨時間的變動情況。因此,ppi指數上漲意味著企業成本上升,而企業成本上升之後,就會導致其利潤下降。為了不影響企業利潤,企業就會將上升成本轉移給消費者,從而導致通脹上漲。
通脹簡單理解,就是貨幣流通量大於實際市場所需貨幣流通量,購買了大於生產力供給。從而導致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同樣的錢可以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ppi指數上漲好還是下降好?
並不絕對。PPI指數越高,說明上遊通貨膨脹就越嚴重,廠家就會漲價,也就導致我們買東西時錢就越不值錢,東西會越來越貴,物價上漲。
但是PPI指數過低也不好,這樣廠家不願意生產(因為原材料跌價過於猛烈,剛剛買到手的原材料馬上就貶值了,如果急著生產,就拼不過那些等壹段時間以後原材料成本大大降價,然後再買入和生產的競爭對手),市面上物資匱乏,這樣也會導致物價上漲,供不應求。
綜上所述,ppi指數維持在0%附近比較好,也就是說不漲不跌,平穩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