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海納把批評家的任務分為三種:解釋、說明和判斷。現象學要求回到直接的東西似乎只允許批評家回到作品本身,只解釋,不解釋也不評判。然而,杜夫海納指出,現象學回到對象本身是為了更好地把握主體與對象之間的意向聯系,因此回到作品本身並只解釋作品是不夠的,因為它只涉及對象,而作為主體的批評家和作者也是重要的參照物。
在杜夫海納看來,批評家面對藝術作品應該具有壹種現象學的態度,這種審美態度類似於還原。批評是主體和客體的有意活動。通過閱讀和批評,藝術作品的潛在意義世界得以具體化,作品成為真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