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曾經說過,音樂有很多種,其中壹些是歷史記憶。即使它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也很少有人唱它。然而,這些音樂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即使是從未聽過的年輕人,只要聽到那段旋律都會被感動。對於音樂人來說,這樣的音樂是活的音樂,創作這樣的作品是音樂人最幸福、最快樂的事情。上學時,他與何合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中外音樂界享有盛名。那是在1958的冬天,第二年5月在上海首演,廣受好評。草橋崇拜?、?英臺反婚?然後呢。在墳墓前變成壹只蝴蝶?作為主要內容。1981在《梁祝》誕生32周年之際,專輯發行過百萬。這首《梁祝》獲得了五項金獎和白金唱片獎。
陳剛在上世紀70年代還創作了壹首小提琴獨奏,如《苗嶺的早晨》、《金色爐石》、《善良》等。,還有壹首小提琴協奏曲,王昭君等。20世紀80年代,它成為中國著名的小提琴音樂文獻。更令人欽佩的是,他還創作了中國第壹首豎琴協奏曲和第壹首雙簧管協奏曲。他的作品基本上巧妙地結合了強烈的民族感情和豐富的當代作曲技巧,令人驚嘆。由此可見他的作文水平有多高。他說在他眼裏,音樂的音符都在跳動,每壹個音符都是活的。音樂住在人們的心裏,也住在他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