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鐘寺原名覺聖寺。位於海澱區北三環聯想橋北側,建於清雍正十壹年(1733)。大鐘寺原為皇家佛寺,後於1985改建為古鐘博物館,館內陳列了400多件中外古鐘。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大鐘寺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大鐘寺已改為博物館,但每年農歷正月都會舉行廟會。大鐘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藏經樓、大鐘樓和東西廂房。此外,兩側還有六個配件。大鐘塔是寺廟中獨特的核心建築。它矗立在壹個巨大的青石基座上。整個鐘樓在圓圈下方,象征著“天圓地方”。青石臺基上有壹個八角形的“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當妳輕點時鐘時,妳可以在壹百多英裏外的方圓聽到純凈優雅的鐘聲,回響可以持續三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