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é dào
基本含義脫粒未碾的大米。
《東漢故事》壹書出處:“土宜稻、麻、蠶桑,織績知布。”《晉書·東夷日人傳》:“其地溫潤,庶稻長麻而蠶桑織。”
比如《周代秘史》第十壹次:“忽有壹日,天昏地暗,風大,驅走雷電。城內揚沙搬石,樹連根拔起,鄉野蓋稻,百姓驚恐。”
語法是正式的;作為謂語和定語;用於書面語。
同義詞有稻、米、米、粟、旱稻、谷物。
合道造句
1,天空晴朗,風和日麗,地面綠樹成蔭,郁郁蔥蔥;田野像稻浪稻浪,金黃壹片,壹派豐收景象。
2.田野裏金黃的稻子隨風起伏,沈甸甸的稻穗上掛滿了稻稈。
3.由於海水漲潮,鄞縣西鄉壹帶經常受鹹潮侵襲,米粒絕滅。
4.水稻是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之壹,每年種植數億株水稻。
5.看青山,柴米油鹽綠,旌旗搖曳,觸動了他的春愁;看到山前的茅店,水邊的餐館,路邊的蝴蝶,引發了他的遐想。
6.潮濕的天氣裏,村裏的雲朵冒著熱氣,村裏的稻子飄香,寧靜的鄉村之美,美不勝收。
7.在鋤頭的精心耕耘下,田裏的稻米壹次次黃了,莊稼壹年比壹年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