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被稱為“當代歐美偵探推理小說第壹人”的勞倫斯·布洛克在描述自己看完女同性戀小說之後開始突發奇想寫小說的事,我驚詫於他提到的年齡,或許是因為我已經21歲了,比他提到的年齡還要大上壹歲,忍不住去對比中外年輕人的成長路徑的差異。試著推算了壹下,布洛克的生年是1938年,他的二十歲就是1958年,大致瀏覽了那壹年的大事件,英美成功進行核聚變實驗,黨中央開始進行“除四害”活動,馬寅初教授提出“新人口論”,中國第壹艘萬噸遠洋輪“躍進號”下水,美國頒布了最新的《國防教育法》。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才結束13年,這時候的布洛克可以自由地閱覽女同性戀的書籍,然後自由創作關於女同性戀的作品,他才剛剛二十歲啊,是在上大二吧,在這種充分展示人性而不至於受限的文化環境裏,他的創作受到幫助和支持並為他以後的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另壹方面,最近我們對於同性戀的文化管制更顯得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