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群體的界定是壹個學術問題,目前仍存在壹定爭議。流行的定義方法包括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所謂“絕對標準”,是指以收入或支出等客觀指標界定中等收入群體。目前,中國也采用這壹標準。
中等收入群體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在現代社會中,健全的社會結構往往是中等收入者占最大比例、富人和窮人占極少數的橄欖型結構。壹般認為,壹個社會中的中等收入群體占總人口的60%-70%,這樣的社會足夠穩定。
據估計,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約為4億人,要實現橄欖型社會結構,至少需要8億至9億人,這為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指明了方向。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途徑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群眾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包容公平的條件,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為更多群眾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
幸福需要奮鬥,共同富裕也需要奮鬥。要進壹步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創新崇高、勞動光榮、人人平等的理念。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年輕壹代走成才之路、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