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擅長寫詞。他早年撰寫的《論詞》壹文,提出了詞“各有不同”的觀點,是宋代重要的詞學理論。她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擅長詩文,精通音律,擅長書畫。這樣壹位多才多藝的女作家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是罕見的。李清照的詞具有女性特有的細膩,這使她成為婉約派的代表。作為南北宋之交的大詩人,雖然其詞的內容並沒有擺脫傳統的情愛範疇,離愁不恨,但穿越南方後,其詞表現出更多的是對國家、對人民、對個人經歷的深沈悲涼。她詩中對女性內心世界的認真而深刻的描寫,在委婉細膩中洗去了她前期詩歌的嫵媚虛幻之氣,給詞界帶來了崇高的意趣、悠遠的情懷、空靈的意境,最終使她成為宋代傑出的女作家。傳統上對李清照詞的研究壹直以趙宋南渡為界(1127)分為前後兩期,並在此基礎上探討李詞風的演變。後來陳祖美先生在李清照評點中提出了三期說,即第壹期在趙明誠《天臺偶遇》之前,第二期從趙《天臺偶遇》到趙松南渡,第三期在後來。但無論是“第二階段論”還是“第三階段論”,分期的依據都有問題。筆者分析了李清照的詞作和生平經歷,以及前人對李清照的研究成果,認為李的詞作應以趙明誠的《天臺偶遇》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後期詞作風格迥異,在某些方面是壹致的。
天臺上的遭遇“暗示了丈夫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