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55號)第十二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由國務院根據用途確定:住宅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研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娛樂用地50年。
因此,我市大部分房地產開發商以商住混合類型為主。如果按照壹個項目中商住樓的最大出讓年限來確定出讓年限,勢必會出現壹棟樓中商住樓的終止時間不壹致的情況。帶來處置困難;第二,房屋使用年限壹般為50年。土地試用期滿,房屋殘值就不多了。第三,從民生角度看,減少2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可以相應減少相應土地出讓金的繳納,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降低房價。
此外,物權法已經原則上規定了個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自動續期。因此,按照50年界定住宅用地使用權期限,也能有效降低購房者成本,讓終端消費者受益。
今後,項目公司在界定項目建設銷售時,應根據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告知消費者土地使用期限。政府部門責令開發商在房屋買賣合同中明確土地使用期限,采取措施彌補損失,維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17。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