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殘疾人的心理健康

殘疾人的心理健康

肢體殘疾人壹般只有身體上的殘疾或缺陷,而沒有明顯的心理特征和缺陷。他們在感知、註意、記憶、思維等認知過程上與常人沒有明顯區別,但在人格特征上卻有著不同於正常人的突出特點。身體殘疾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面對這樣的困難,壹些殘疾人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經常遭受挫折、戲弄和不恰當的憐憫,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使自己處處不如人,從而嚴重壓制了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這要在教育的基礎上克服。對於大多數身體殘疾的人來說,殘疾並沒有嚇倒他們,而是給了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條件,與殘疾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因此,身體殘疾的人往往表現出很強的意誌力,意誌力發展得更充分。他們勇於克服困難,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表現出驚人的毅力。因為很多殘疾人都有堅強的意誌,在前進的道路上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他們不僅可以像正常人壹樣學習、生活、工作,甚至可能比正常人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獨立和依賴之間的矛盾

獨立意識是指個體希望擺脫監督和規訓的壹種自我意識傾向。作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肢體殘疾人也希望以“成年人”的身份進入社會,要求與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權利,要求社會承認他們的社會資格。他們喜歡獨立觀察、識別和判斷事物,獨立思考和行動。他們渴望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積極組織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包括體育運動),喜歡同齡人聚在壹起討論問題,交流思想,更新認識,探索生活的奧秘;我喜歡自己解決問題,不喜歡別人過多指責、幹涉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但是由於壹些原因,比如行動困難導致的學習和就業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獨立問題,他們需要依靠別人的幫助來解決壹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實際問題,卻又不願意讓人看到他們的依賴性。這反映了獨立與依賴的矛盾。先天性或幼兒期殘疾人的獨立意識與照顧者的態度密切相關。人如果有了依賴之心,再簡單的事情都會覺得是壹種負擔,永遠得不到成功、奮鬥和樂趣。事實上,只要條件允許,肢體殘疾人可以從事任何他們想從事的工作和活動。在雅典殘奧會上贏得四枚金牌的傳奇射手喬納斯·雅各布森(Jonas Jacobson)是瑞典射擊協會的成員。他通常和健康的運動員壹起訓練,並且總是比別人打得好。所以,有人說:“也許,把殘疾人放到其他類型,會出現真正的問題。他們和我們這些健康人真的沒有太大區別。他們不是真的想讓別人管太多,他們能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