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到酒好玩,三杯就順了;難忘的是花下,什麽都比以前好。世事千變,人生非百年;應該也騎馬吧?在北窗失眠。
1,作者簡介
文徵明(1470-1559),原名長城,名明。四十二歲開始用行字,行字比較次要。因其前身衡山而得名衡山居士,世稱“文恒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常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享年九十歲,在翰林為官。詩人白居易、蘇軾在吳寬受教育,在李英鎮讀書,在沈陽學畫。在詩文方面,他與朱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繪畫史上,沈周、唐寅、並稱為“吳四大家”。
2.作品的藝術特色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其全面,包括山水、人物、花卉、蘭花等。山水畫題材多描寫江南風光,而山水中的人物和儀態則完全模仿趙孟頫。人物畫畫家李繼承了古代傳統,他的筆法細膩流暢。晚年的文徵明有兩種風格:厚積薄發,越往後幹越多。文徵明壹生鉆研畫論,刻苦實踐,聲名卓著。與恩師沈周並駕齊驅,成為沈周之後50年的吳門教主。
初學書法的李應珍,博采前代名家之大成,在篆、隸書、楷書、書法、草書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造詣。尤其擅長行書和小楷,溫馨優美,法度嚴謹,立意生動。雖然沒有渾厚的氣勢,但有晉唐書法的神韻,有自己壹定的風格。小楷用筆委婉,節奏緩慢,與他的畫風相得益彰,被譽為“明代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