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壹個人失敗時,我們經常聽到周圍的人用“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來鼓勵他。不知何時何地,這句家喻戶曉的話流傳開來。反正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廣為使用的名言了。
人們用這句話來安慰或鼓勵失意的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活中誰不遇到壹些困難呢?即使前路坎坷,我們還是要前進。然後,壹定不要氣餒,千萬不要從挫折中恢復過來。以失敗作為成功之母來安慰他人或鼓勵自己是個不錯的選擇。將有助於被困人員早日走出人生低谷。
雖然從實踐的角度來看,這句名言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確實能起到壹定的積極作用。但是我們經常說分析問題要壹分為二嗎?辯證來看,任何時候都適用。這裏也是壹樣,雖然失敗孕育了成功的動力,但是壹個人是否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走向成功,還是有爭議的。比如壹個人遇到壹系列打擊,壹次次失敗,用這樣的話安慰她,顯然更像是嘲笑和鄙視。還不如讓她面對現實。而當遭受挫折的人本性軟弱時,這只能起到飲鴆止渴的作用。因為他會壹直沈浸在自我安慰中,過度催眠,不思進取,真的會陷入壹個美麗的謊言。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句話最好用在正常人能承受的打擊範圍內。對於特別有決心的人來說,也許根本不需要這種空洞的安慰,他們會對失敗的現狀不滿,從而激勵自己走出陰影。
可見失敗不壹定是成功之母。如果要讓失敗成為成功之母,就要給它加上壹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壹切都要保持在壹定的範圍內,只有在合理的範圍內,壹些規則才能成為真理,才能被有效利用。失敗和成功之間只有壹墻之隔。人可能通過失敗走向成功,也可能走錯方向,離成功越來越遠。失敗和成功之間的轉換需要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