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善如水,水為萬物之善而不爭。”水不會容忍別人,任何輕微的羞辱,靜靜地流淌在流動的水中,用時間的驅逐和苦難的放逐告訴別人水的可怕;大山不會報復,讓萬壑和生命的歡樂訴說寬容。橡皮泥是新儒家,會忍受別人的玩弄,但不會改變自己的本性;會因長期播放或過期而僵硬。它會分析事物的兩面性,所以會包容,會報復。
魯迅寫的阿q應該是“橡皮泥”的鼻祖。但是由於第壹胎,缺點很多。阿q無父無母,這讓他在那個年代處處目光呆滯,在穿著土布棉襖的中國平民中就更低了。阿q是“聰明”。在不斷的欺淩和嘲笑下,他會用自己的精神勝利法讓壹切都消失在渺渺的註視中,所以他很開心。阿q最討厭別人玩他頭上的疤癲,他會生氣,於是給了對方壹拳,但因為力度不夠,又是那句經典臺詞;“媽媽,我給兒子打電話了。”過了壹段時間,大家還是這樣。阿q的復仇死於他豐富的挫敗感和精神上的自我挫敗。阿q應該是壹塊向“山”傾斜的“橡皮泥”。
縱觀歷史,人是純潔的。背信棄義的人、皇帝...壹切都是純潔的。心裏有壹種感覺:好的,壞的,高尚的,卑鄙的...升而蒸餾,史而直,令眾多學者探究。抗戰時期的人大多是純潔的,但也有逐漸變得復雜的人,他們復雜的思想總是代代相傳。復雜的人死了,但他們的思想卻被安置在深邃的時空裏,讓更多的人在時間中探索。就這樣,從《阿q正傳》開始,壹直傳承下去,歷史壹直蜿蜒。漂流的木筏有時會在轉彎處卡住。
無數情感從遠古匯聚,洗滌在人身上。有時如春天,有時木筏洶湧。在這個世界上,時間不會枯竭,它會永遠流動。Xi安的太陽落山,人們的心就這樣隨著海浪消失了,漸漸地“橡皮泥”變成了藤蔓,木筏被潮水推動。即使肉體死亡,花朵湮滅,無數隨其流淌的情感也被“橡皮泥”容納,人們背負著它們,承受著艱辛,隨時準備反彈給別人。
復雜的人心下,玩的是世界,所以會用純粹的語言來解釋。為什麽?或許,就像復雜的暗池中的禿油燈,刺痛著被“橡皮泥”包裹的人們的眼睛,應該小心拋棄!
當海浪乘筏漂流時,可笑的“橡皮泥”會如何繁殖?我們是否仰望天空,輕聲細語:
當生活卑微到難以展現的時候,何不像水壹樣傾瀉,溫柔優雅,高調謝幕。
當人格崇高得不可欲時,何不巍然如山,莊嚴肅穆,鏗鏘寬廣,這不是抒情之韻。
看鶴飛,看蓮香,落梅霜。魚在水裏遊,影子在石頭上。彈蕭還是在大門口彈琴獨奏。
玩所有的東西——包括橡皮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