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療過程中,藥師告知患者按時服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患者明白自己有責任獲得理想的治療結果,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同時,為患者提供藥物的相關信息,包括藥物的性質、預期靶點和可能的不良反應。藥師在藥物治療過程中監測血藥濃度,選擇個體化給藥方案,評價治療結果,分析藥物成本效益。
擴展數據
PC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①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設計合理的藥物治療方案。藥物治療逐漸從經驗用藥、群體模式用藥轉向個體化用藥。
包括:與臨床醫生壹起參與臨床用藥過程中的咨詢和決策;在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選擇藥物的種類和劑型,確定劑量。
在疾病治療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治療藥物監測,調整藥物劑量,為每位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避免藥物不良反應(ADR)。告知患者整個藥物治療方案以及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和並發癥。
②監測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臨床效果。監控ADR。收集和提供藥物信息,開展藥學咨詢和評價,確保合理用藥,達到預期治療效果。作為臨床藥學的發源地,美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藥學體系。教育與臨床藥學實踐培訓體系。這壹新思想已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
美國臨床藥學學會在1990采用了第壹版《藥物治療師工作指南》作為臨床藥師的工作指南,並在2000年對該指導原則進行了修訂,進壹步強調了臨床藥師作為藥物治療師在患者藥物治療過程中的工作。要求臨床藥師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為藥物治療服務,並與其他專業人員合作。
1997由AACP和歐洲臨床藥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臨床藥學會議在美國召開。截至2006年,國際臨床藥學會議已經舉辦了六屆。通過美國臨床藥學的發展可以看到,臨床藥學的教育和臨床藥師的培養正在壹步步推動著美國臨床藥學的發展,而這恰恰是我國臨床藥學發展中可能被忽略的部分。
百度百科-藥學服務
百度百科-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