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兒童教育咨詢...

兒童教育咨詢...

針對以上情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逐步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

1.正確對待和科學引導孩子的交往。中小學生比任何年齡的人都更需要友誼,而這期間的友誼往往令人難忘。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經常引導孩子的交往活動,在發現孩子有不良朋友時給予及時耐心的引導,鼓勵孩子與同學、老師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不要粗暴幹涉或進行指責,否則他們會陷入溝通困難,無法適應社會和生活的各種變化,甚至誤入歧途或發生悲劇。

2.關心和愛護要適度。中小學生年齡小,依戀感強(尤其是小學生),需要有人關心愛護。父母要給他們基本的保護,同時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為他們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打下基礎。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優柔寡斷,在社會競爭中變得軟弱。這壹點家長要註意。

3.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樹立科學的消費觀。父母適當投資改變孩子的學習生活條件,是關愛下壹代的具體體現,但要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有計劃地合理消費,增強節約意識;使孩子認識到金錢是通過努力獲得的,是勞動價值的物質體現,進而懂得珍惜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他們的幸福和美好生活是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以及努力去創造,進而激發他們的進取精神。

4.及時溝通,建立平等關系。父母應在相互尊重、理解和真誠的基礎上與孩子交流思想,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思想動態。及時分析與孩子溝通中發現的問題,配合學校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調節情緒,防止得過且過。同時,在交往中,要讓孩子逐漸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獲得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心理準備。

5、註重教育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家長要主動與學校溝通,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指導,樹立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問題上的求助意識,初步面對畢業和升學的進取態度,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孩子對挫折的承受力,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6.教孩子學會生存。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他社會化的過程。他應該學習在人群中生活的技巧和與他人交流的技巧。但是,很多在父母的溺愛下長大的孩子,表現出貪圖享樂,不懂得節儉,不愛勞動,甚至浪費金錢。他們的生活能力極差,難以在人群中擺正自己的位置,人際兼容性差,無法應對各種復雜的關系。各種調查和統計表明,大多數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和溝通能力都很差。甚至有些考上大學的學生離家出走,無法適應學校的新環境,生活不能自理,無法與人相處。於是,出現了很多心理問題,有的不得不退學。

本文來自:中國育新家庭教育網(www.jiajiao8.net)。詳細出處參考:/forum/viewthread.php?tid=29071。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