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雨季前要做好排水和灌溉,雨後要及時排除積水;旱季要註意灌溉,畦邊要蓋草,保持土壤濕潤。
3.從立柱和辣椒苗上拔新蔓時,先用竹枝插臨時小柱子;第二次、第三次修剪藤蔓時,設置永久性大柱子。柱子是水泥柱,石頭多的山區也用石頭柱。當新的藤蔓長到3-4節時,將藤蔓打結。綁藤時,主藤要用軟包裝繩或麻繩均勻地綁在柱子上,每隔10 ~ 15天綁1次。將主蔓或計劃用作幼苗的蔓綁在每個節上,使節上的吸根與柱子接觸並緊貼柱子。這樣壹來,植株每年也需要用藤條紮2 ~ 3次,新長的藤條和從柱子上分離下來的藤蔓再紮壹次,減少風的危害。
4.采摘花朵和葉子。盡早采摘在計劃花期以外的其他季節開花的花。采花壹般在1 ~ 3歲高峰前。適當去除濃密的老葉和病葉,有利於株間通風。摘花摘葉是協調養分供應,加速成樹,增加果實品質和重量的重要措施。
5.壹棵形態良好的樹是獲得理想產量的基礎,而整形是創造壹棵高產樹的關鍵。從種植開始,就要註重樹木的培育。壹般我們采用每株留6-8條蔓,剪4-5次的整形方法,形成主蔓生長旺盛,結果枝多,分枝分布均勻,冠幅大的好樹,使每株有100多條分枝,每條分枝有50條左右的結果枝。具體做法是,移栽定植後,當植株長到1 ~ 1.2米高時,在距地面20 ~ 30 cm處(第3 ~ 7節)進行第壹次剪藤,保留第1層或第2層枝條。如果第壹層的枝序高出地面40厘米,可將下部新藤的空節切到附近的土裏壓藤,切口下可留2 ~ 3根發芽的新藤。當第壹次修剪後長出的新藤約1米高時,進行第二次修剪,第三次、第四次修剪按此方法進行。每剪壹次藤,要選4 ~ 6根新藤。第五次,在第二個分支序列上開始修剪。當幾根主蔓超過柱子20 ~ 30厘米,向中心靠攏時,可在交點處打結,並從交點處移開2 ~ 3個節點,稱為“封頂”。植物繼續生長,形成圓柱形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