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主要是觀賞。烏梅果實主要用於加工或入藥,壹般加工成各種蜜餞、果醬;
烏梅,由青梅加工而成,用作收斂劑,可治痢、止咳、祛痰、解熱、殺蟲,也是提取檸檬酸的原料。
芽可開胃、祛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將根磨成粉末對治療黃疸有效。這種植物對氟化氫汙染很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中的氟化物汙染。
未成熟的果實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種子含有苦杏仁苷;花含有揮發油,油中含有苯甲醛、苯甲酸等。
外觀特征:
梅為小喬木、稀疏灌木,高度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是綠色的,光滑和無毛。葉片卵圓形或卵圓形,長4-8厘米,寬2.5-5厘米,頂端和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緣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時兩側被短柔毛,生長時逐漸脫落,或僅在下脈間被短柔毛;葉柄長1-2厘米,幼時有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
花單生或有時兩朵花生於1芽,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開後葉;花梗短,長約65438±0-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是紅棕色的,但有些品種的花萼是綠色或綠紫色的;萼筒寬鐘狀,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鈍;花瓣倒卵形,白色到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
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具柔毛,酸;粘髓粘核;細胞核呈卵圓形,頂端圓形並有小的突出尖端,基部逐漸變窄成楔形,兩側略扁平,腹緣略鈍,腹側面和背側面有明顯的縱溝,表面有蜂窩孔。花期冬春,果期5-6月(華北地區果期延至7-8月)。2n=16,24 .
擴展數據
梅(學名:亞美尼亞梅?西布。):小喬木,稀疏灌木,海拔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是綠色的,光滑和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緣通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兩朵花生於1芽,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開後葉;花萼通常是紅棕色的,但有些品種的花萼是綠色或綠紫色的;花瓣倒卵形,白色到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具柔毛,酸;粘髓粘核;細胞核呈橢圓形,兩側略扁平。冬春開花,5-6月結果。2n=16,24 .
李子原產於中國南方,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梅的品種很多,無論是觀賞還是果樹。很多類型不僅在露地栽培供觀賞,還作為盆花種植,做成梅堆。花可提精,花、葉、根、籽均可入藥。果實可食用、腌制或加工成千裏香,或熏制成烏梅的藥材,具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的功效。梅花能抵抗根結線蟲的危害,可作為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參考梅花-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