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悲劇發生了。首先,他們唯壹的兒子太粗心了,三個星期電話都打不通才回家。其次,社區護理的相關機制存在漏洞。老兩口在政策上不是社區居委會的重點,導致社區照顧的盲區;最後,“老死不相往來”的相對封閉的居家環境,阻隔了老兩口與鄰居的聯系,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困境。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為了避免類似悲劇的重演,我們應該多方面聯手,為空巢老人建立壹個社會支持網絡,讓他們有壹個溫暖的晚年。
第壹,孩子要主動和父母建立聯系網絡。除了與父母單線聯系,還要與鄰居、居委會建立電話聯系,以便隨時照顧、查看老人。
第二,空巢老人家庭也可以在居委會的牽線搭橋下自發組成幫扶小組定期互相關愛,或者組成壹對壹的家庭結對互助。
第三,以空巢老人為中心,形成社區非正式護理支持網絡,充分調動其親屬、鄰居、誌願者、社區工作者等的力量。,並充分關註和關愛老年人。
第四,在社區養老服務方面,探索建立網格化管理體系。比如社區需要知道哪些老人是獨居的。經過徹底的調查,它知道哪些老夫妻住在壹起,存在其中壹方殘疾的風險。
第五,完善社區養老的網絡服務體系和機制。政府應該加大對養老的投入。壹方面要完善硬件設施,比如老人餐桌,安裝老人緊急呼叫系統。另壹方面要完善軟件服務,即擴大社區工作服務隊伍,提高服務質量,如專業的情感交流、醫療護理等。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有老。關註老年人的今天,就是關註我們自己的明天。希望大家能立即行動起來,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真正關愛老人,傳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