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聽到“驢”來形容壹個人,是在大壹快結束的時候。最後壹次英語考試結束後,我拖著自己回到宿舍。推開宿舍門,阿傑剛下了床,伸了個懶腰問:“妳幹什麽了?”我對他的話有點不解。“我剛考完英語!”“英語?我是小毛驢。”那壹刻,我發現阿傑困倦的眼神突然由亮轉暗,最後流露出後悔和不甘。顯然,無論阿傑多麽後悔和不甘心,都改變不了他沒考上的事實,更別說他變成了壹頭驢的傳說了。
有人說,沒有什麽是註定的,但事實是,很多事情是註定要發生的,就像有些人註定要成功,有些人註定要做朋友壹樣。大學第壹個暑假,宿舍裏只有我和阿傑沒有回家——阿傑要準備英語補考,我希望大學經濟獨立。我盡力給自己找了壹份大部分大學生都能做,又不會特別累的工作——家教。八月,S城的太陽像抽水機壹樣吸著人們的水,炙烤著謀生的人們。我每天早出晚歸,努力工作,卻無法在微薄的收入和獨立的誓言之間找到平衡。奇怪的是,阿傑每天也是早出晚歸,但我不知道他在忙什麽,因為他根本不用為英語補考而努力,他只是在等待壹個補考的機會。
“劍,妳每天都這麽累嗎?”阿傑突如其來的話讓我有點意外,但他似乎並沒有在等我的回答。“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如果我在夜市擺攤,可以賺很多錢,而且我……”阿傑早就在尋找“商機”。他發現在夜市擺個小攤是個不錯的選擇,投資回報小,有合適的攤位和進貨渠道。現在,他只需要壹個夥伴,自然只有我壹個。第二天,我辭掉了來之不易的家教工作,和阿傑在壹個夜市賣DIY T恤。
夏天的晚上,夜市裏人來人往。我們給人們提供繪畫工具,讓顧客在白色t恤上潑墨,這確實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不得不佩服阿傑的胸懷。這麽小的壹個攤位給我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我真的做到了經濟獨立。就這樣,我們守著夜市的這個攤位,夏天賣DIY T恤,冬天賣手工藝品,每天的收入足夠我們過上非常舒適的大學生活。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壹個男人和壹個美女坐在壹起壹個小時,好像只過了壹分鐘;但是如果妳讓他在熱爐子上坐壹分鐘,就會覺得壹年過去了。美好舒適的生活總是過得很快。當時間步入高三,我突然意識到,我的夢想就要醒來了。在人頭攢動的招聘會上,我和阿傑不知道投了多少份簡歷,卻很少收到面試的通知。失望之余,我們明白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學校“太低調”了。那天晚上,我們沒有去夜市做生意。走在S市最繁華的大街上,我們像喝了酒的瘋子壹樣大喊:“為什麽?為什麽?難道我們註定要壹直在夜市當小販嗎?”是的,我們很清楚,在路邊做個小販肯定不是長久之計,人必須學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