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住房情況
在看房過程中,只要購房者足夠細心,就能清楚了解二手房的外觀、戶型、裝修、配套等基本情況。但是有些問題不是壹眼就能看穿的,比如房主的身份,房子的實際年齡,產權等等。這就需要買家和業主進行充分的對話。如果業主能明確說明這些問題或者提供裝修設計圖、原平面圖、房產證、身份證明等材料,說明房子的質量和產權相對有保障。當然,產權是個大問題,光靠業主的嘴是不夠的。還是要通過中介和房管局核實妳買的房子的準確產權信息。
第二,賣房子的動機
買二手房的時候,了解業主的賣房動機其實很重要,有利於對房子的整體判斷,但是光看是看不出來的,需要主動和業主溝通。壹般來說,如果業主因為搬家或者急需現金而選擇賣房,會在價格上做壹些讓步。如果業主因為生活的改善需要購買改善型的房子,就需要關心是否需要多付首付,業主什麽時候可以搬家,什麽時候可以遷戶口等等。
在出售動機上,購房者也需要警惕“鬼屋”。因為這會影響房價,所以很多房主會選擇避而不談。在這裏,購房者不僅需要與房主多溝通,了解其言語之間的漏洞,還需要在合同中註明房屋所有人需要承擔的責任。
第三,形象態度
作為交易雙方,房主的整體形象和態度非常重要。比如有的房主很“大方”,會贈送家具,但購房者要註意贈送的房屋價格是否隱藏在房價中,是否會包含在合同中。有些房主斤斤計較或者態度反復,會影響整個交易過程。當然,遇到不容易溝通的業主,並不代表房子質量不好,只是在價格上不壹定容易再給優惠。
第四,“旁敲側擊”探究敵情
有時候靠中介和業主的主動介紹是無法了解業主和房子的全貌的。所以購房者在實地看房的過程中,可以多花些時間和鄰居溝通。壹方面可以了解業主平時的行為,房屋平時的出租狀況,房屋是否為“鬼屋”。另壹方面,也可以根據與鄰居的相處,了解周圍業主的情況。當然,步行去物業辦公室也是壹個很好的方法,這樣可以了解業主有沒有拖欠各種物業費,有沒有和小區其他人發生過矛盾。
提醒購房者,了解房主是買二手房的關鍵壹步。如果選對了業主,後續的交易過程可以事半功倍。然而,壹切都不應該是偶然的。更重要的壹點是把約定的事項白紙黑字寫在紙上,這樣才能保證爭議有據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