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祈求風調雨順,平安繁榮。天壇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級、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寺廟建築之壹。?天壇公園的標誌性建築:祈年殿?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天壇東李家1號
交通:北京地鐵?8號線天橋站C口還是公交?也可以直接去景區門口
開放時間:06:00至21:00(淡季6:30至22:00)。
門票:買聯票到34元,包括祈年殿和回音壁。
?旅遊路線推薦
1.內外路線:東門進祈年殿,回音壁,穹頂,南門。
2.由外向內路線:南門進壹穹頂,回音壁,祈年殿,東門/北門出(中軸線常規路線)。
?打卡推薦
1.祈年殿
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原名“大祭堂”,是壹座供奉天地的長方形殿堂。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為三檐圓廳。殿頂用綠色、中黃色、下綠色的彩色玻璃覆蓋,象征天、地、萬物,改名為“大相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三彩瓦改為統壹的青瓦金頂,命名為“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年谷的專用建築。祈年殿高38.2米,直徑24.2米。內部海灣也象征著四季、十二月、十二點和周日的星星,這是唯壹幸存的古代唐明風格建築的例子。
2.牟秋
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每年冬天的至日,都會在戲臺上舉行“天祭儀式”,俗稱天祭臺。起初是藍色玻璃錐臺,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同時,藍色玻璃換成了漢白玉欄桿和艾葉青石桌面。土墩每層的踏腳石臺階、桌石、石欄板數量采用“九”和“九”的倍數,以迎“九天”。通過“九”的反復使用,強調天的至高無上。
3.黃幹音樂廳
黃幹殿是供奉五谷神壇的大殿,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它位於祈福壇內外的北側。由三扇琉璃門與祭壇相連,祭壇頂部有藍色琉璃瓦,供祭祀用的石柱,前面有壹個平臺,平臺前有八層,左右有八層。醫院的西側有壹個古老的大門。屋檐下掛著“黃幹堂”的牌匾,是明朝嘉靖皇帝的私人藏書。
?沖壓策略
天壇也是蓋章的地方。郵票的質量很好,圖案也很漂亮。現在祈年殿是自己蓋章的,大概十幾分鐘就蓋完了。這是壹個躲避陽光的好地方。
?食物推薦
(特產)景泰藍、漆雕、大麻子剪刀、二鍋頭等。
(美食)宮廷芝士、烤鴨、炸醬面、爆肚、涮羊肉、紅燒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