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分享通過微信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朋友和朋友圈。北京電馬老板常先生目前在北京做微信生意,也在和朋友壹起做車貼。
去年5月看到電馬在國內上市,他驚喜萬分。6月份新指數下來後,就決定了。到了10年6月,只看到工程車的他,帶著兒時對野馬的感情,做了壹個重大的決定。作為北京第壹車主,他終於在今年1提到了自己的車。
在等提車的幾個月裏,他在北京建了壹個電動馬主群。目前群裏有160人,都是等待提車,已經提車的實名制車主。群裏的車友們經常交流分享與車相關的信息。壹些有問題的車主也會聯系常先生,常先生也經常給他們自己的建議。
今年6月,福特在與用戶發生糾紛時,主動站出來為電馬車主發聲。雖然維權風暴最終沒有等到福特公司的回應,但福特公司近日宣布為車主免費更換8155芯片,選擇直面車主不滿已久的用車問題,依然收獲了壹波車主的好感。
這次我們又聯系了常老師,和他深談了兩個多小時。他給我們分享了這半年來的用車和服務經歷,以及他與電動馬結緣、選擇購買的全過程。
以下為常先生自述,由電動車用戶聯盟整理:01買車:北京第壹批車主相信野馬第壹輛電車絕對不會拖他們的後腿。壹開始我們和公公婆婆開著壹輛油車,放在他們的車庫裏。每次用車都要走過壹個小區到他們的地下室把車開回來,然後還要去接孩子。冬天冷的時候很不方便,所以想再買壹輛車,但是油標壹直沒搖過。後來北京有了新能源指標,按家庭積分排序,我覺得可以買壹輛新能源車了。當時腦子裏想的是買電車就買標桿,所以壹直關註特斯拉。
前年年底看到油管上的美版電馬,覺得特別帥。上學的時候看了野馬vs法拉利的電影。野馬的肌肉線條,大馬標誌,賽道的拉力都很吸引我。我就是想看看國內會不會有,然後就等著去年5月份的推出了。
看完發布會,我經過了所有的電車。因為美版的電馬只有GT版的前臉有進氣格柵,所以當時只看中了GT版。如果按照美國的報價換算成人民幣,就是50多萬,有點出乎意料。但在國內發布後,格柵前臉是全系標配。乍壹看,價格與特斯拉3P沒有什麽不同,然後我決定買下它。
5月底,我的新能源指標入圍,隨後進入審核階段。當時看了壹眼展車,是工程車。雖然裏面有點粗糙,但是外觀和我在網上看到的沒什麽區別。6月15,指標批下來,我交了2000元定金。
後來我們給馬來西亞打電話進行全國範圍的試駕,從重慶出發,去廣州,上海,最後10月29日到北京31。
(圖/文/圖: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