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5438到0932,老白雲機場是軍用的,後來改建成民用機場。舊白雲機場位於白雲山西部,跑道1,航站樓1。離開香港的旅客需要乘坐中轉巴士登機,進入香港的旅客也需要乘坐中轉巴士到候機樓離港。
改革開放後,廣州發展迅速,白雲機場也是如此。旅客吞吐量和飛機起降架次連續八年位居中國第壹,成為中國三大機場之壹。2004年8月5日,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啟用,舊機場正式關閉。
擴展數據:
如今,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作為中國三大航空樞紐機場之壹,是壹帶壹路沿線的國際樞紐機場,擁有兩個航站樓和三條跑道。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500萬,世界排名13。特別是今年4月啟用的中國最大單體航站樓T2航站樓,將白雲機場整體旅客吞吐量設計能力提升至8000萬人次/年。
此外,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老白雲機場是中國最早的民航運輸機場之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大沙頭機場為水陸兩用機場,位於大沙頭三、四路,南起姜妍東路,北至大沙頭新市場。
1918年孫中山下令在大沙頭修建機場,1922年任命楊為航空局首任局長兼廣東飛機廠廠長。次年3月,楊在大沙頭水陸機場附近建成了廣州第壹個飛機“制造基地”——廣東飛機制造廠。
廣州民間保護歷史建築群“古粵秀色”的創始人楊華輝告訴記者,這架飛機被命名為“樂視文”1。這個名字來源於宋慶齡《少年時代》中英文名“ROSAMONDE”的音譯,也有“前程似錦”的祝福之意。“樂視文”的研制成功被公認為中國飛機制造史上的裏程碑。
百度百科-廣州舊機場
人民網-中國天妃夢想第壹廣州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