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就業歧視依然存在。
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經常受到歧視。這樣的現象很多,比如女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面臨的性別歧視;對非本地學生的地域歧視;糾紛的產生是因為壹些實際上不影響就業的疾病,比如浙江招聘公務員淘汰乙肝病毒攜帶者。
還有身體和外貌歧視、經歷歧視、學歷歧視和血型歧視等等。就業歧視本身侵犯了大學就業的合法群體利益,給大學畢業生就業帶來很大障礙,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個別高校無視學生利益。
各大高校都是以生為本指導學生就業,但個別高校在畢業生擇業時不為其保留檔案和戶口,甚至強迫其違背意願找工作;未能及時、公開、公平地了解就業信息,導致高校畢業生處於被動地位,合法權益屢遭侵犯,就業質量不高。
招聘單位和中介的陷阱
招聘單位和中介機構存在大量的就業陷阱,比如以招聘為名竊取個人信息,利用高校畢業生提交的身份證復印件開設銀行賬戶進行非法活動,把高校畢業生當成“替罪羊”;招聘單位通過向高校畢業生收取風險抵押金、培訓費、報名費等不合理費用騙取錢財;
職業介紹機構提供虛假信息,虛假招聘,克扣代理費,中介機構與用人單位共同欺騙求職者;以招聘為名吸引犯罪;招聘時以高薪為誘餌,進單位後卻食言;試用期陷阱,通過延長試用期剝削廉價勞動力;簽訂“單方合同”侵害畢業生群體利益等等。這些都需要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多加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