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了解汽車發現的歷史,妳就會知道人類首先發明了汽車,然後發明了有軌電車,最後發明了油罐車。
100多年前,汽車就已經在路上跑了,只是用起來太麻煩。所以有軌電車出現後,因為比汽車方便,壹度賣得很好。
但是充電壹次只能壹兩百公裏,充電速度還不如加油快。所以最新的運油車後來居上,超過了汽車和電車,成為主流。
壹百年前有軌電車被淘汰的原因,今天依然存在。雖然續航裏程提高了,充電速度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和油車比還是太遜色了。因此,電車作為日常交通工具是沒有問題的,但作為公路旅行,這是令人尷尬的。
妳可能會說,大多數人購買汽車作為日常交通工具,而自駕遊只是少數。是的,這就是為什麽有些人可以接受電車。但是對於大城市來說,日常出行的發展方向肯定是軌道交通。將來,像今天的日本和許多歐洲國家壹樣,我們將鼓勵以各種方式乘坐公交車上下班。私家車最重要的價值體現在節假日的出行上。
幸運的是,只要想象沒有這樣的政策。如果有這樣的政策,會直接造成“地震般”的車市效應,很多曾經輝煌的車企也會轟然倒塌,會在地震中消失。我其實是不自覺的唱了阿信的《如果》,全國取消禁售燃油車不是什麽好消息。為什麽?聽力和相位分析壹二。
第壹,全國取消燃油車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汙染。這不是危言聳聽。雖然新能源車跑在路上,看起來沒有排放問題,但是動力來源是個大問題。目前火力發電約占總電量的75%。如果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即超過6543.8億輛私家車和近3億輛機動車將被充電。什麽樣的電網能承受?需要多大的動力來支撐?產生這種電力需要燃燒多少煤?我怕會有濃煙和黑暗,就為了讓大家的車充壹會電。
第二,道路系統可能癱瘓。滿大街都是電動車,更可能是缺電導致的,充電樁數量少。每個充電樁前都排著長隊,都是等待充電的人...人們的出行無法得到保障,生活節奏被打亂,整個社會處於混亂狀態。
第三,傳統燃油車企業沒有整合對接純電動汽車,被淘汰可能只是分分鐘的事情。新能源汽車無法量產,企業沒有利潤,員工下崗率大大增加。企業只能破產或者被電動車公司收購。對於長期投資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來說,可能會暗自高興,因為這是壹個崛起的機會。他們接觸新能源汽車早,優勢明顯。他們有技術儲備,R&D團隊,運營和可靠的售後服務。在政策的颶風下,直接起飛也不是不可以。
結論:這只是壹個假設。目前這個假設是不可能的。即使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會造成社會混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進步,這些問題已經被壹點點克服。也許50歲以後,這些問題就根本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