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說過嗎”包含在政府服務禁止語中。妳認為還有哪些語言需要改進?
在服務過程中,不能使用“我早就告訴過妳了”之類的語言,這是寫進規範裏的。這幾年國家特別重視政務服務窗口服務水平的提升,這是好事。雖然還存在很多不規範和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窗口整體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窗口服務是否應該有服務禁令,壹直爭議很大。如果禁忌語太多,我們就無法窮盡。比如違法違紀,不能說臟話,不能說臟話等等。如果這些都不能說,妳可以寫壹本厚厚的書,完全不可操作。所以很多人和專家都認為不應該有禁言,應該規範做什麽,怎麽說,而不是告訴窗口服務人員什麽不能說。這種觀點看似合理,但本質上也是荒謬的。首先,不可能覆蓋所有服務環節,也不可能窮盡所有可能和場景。所以,規範再好再完善,也會有死角和無法覆蓋的地方,這就需要服務人員根據自己的主觀理解做好服務和解釋工作。如果他們完全按照規範操作,不給窗口服務人員壹些主動服務的空間,是不可能做好服務的。其次,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點,久而久之就會在行業內形成特定的詞匯和語言環境。這些文字和語言往往有壹些服務人員已經感覺不到的語言,但是卻是非常不恰當的,不文明的,甚至是傷人的。因此,需要根據行業本身的具體語言環境,對禁止性用語做出規定。同時,不要把禁用詞擴展到行業語言環境之外,不要對行業語言產生無限聯想。因此,僅對行業本身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已經形成的常用詞進行禁詞規範是可行的,也是可操作的。只是介紹這個行業的禁語,不代表可以說非法語言,也不代表可以罵人。最後,由於禁用條款經常變化,建議在規範中做壹些彈性規定。比如,具體的禁止性條款,應由相關部門定期、不定期地在網站或其他適當的地方列出,這樣更靈活、更具操作性、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