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事業單位新改革分為三類。
第壹類: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會逐漸轉變為行政機構,極少數人有機會轉到公務員行政部門。
第二類: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2018年底轉制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按效益分為兩類。
第三類: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將保留事業單位序列,取消編制,如高校教師、公立醫院醫務人員等。
擴展數據
公共機構的五個特征: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職能其實就是提供公共產品,這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
2.屬於非公權力機構:事業單位從事的事業大多是政府職能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構,沒有公共行政權力。他們只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長,向社會提供教育、文化、醫療、保健等服務,而專業服務是事業單位的基本社會職能。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大部分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員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運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的基本社會職能。
4.經費來源地方化:我國事業單位基本都是由國家財政撥付各項事業經費,這是我國傳統事業管理體制的壹個基本特征。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有財政補貼和非財政補貼。
5.事業單位範圍的廣泛性:事業單位的範圍涉及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行業和領域。它的主體是多元的,規模是宏大的。
百度百科-機構
百度百科-代理建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