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收集也稱為“審計收集”或“自報審計”。
查賬征收由納稅人根據賬簿計算繳納,然後由稅務機關核定。如有出入,納稅人可以多退少補。這種收款方式主要用於已建立會計賬簿、會計記錄完整的單位。
這種征收方式適用於帳簿、憑證和財務會計制度比較健全,能夠據以如實核算、反映生產經營成果、正確計算應納稅額的納稅人。
納稅公式如下:
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率
或者: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1-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
擴展數據:
查賬征收企業所得稅,填寫季度預繳申報表;
1.簡化報表,取消“本期金額”壹欄,只保留“累計金額”壹欄。第二季度要加上第壹季度的數據進行積累,而不僅僅是第二季度的數據。
2.甲類報表主表表頭的納稅期間:
企業按月申報的,應填寫每月的第壹天和最後壹天;
企業按季申報的,應填寫每季度的第壹天和最後壹天。比如第二季度應該填寫:2018 4月1到2018 6月30日,但是不能填寫:2018 6月1到206544。
3.預付方式:企業填報時壹般選擇“按實際利潤預付”。
兩種預繳方式,即“按照上壹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和“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式預繳”,屬於稅務行政許可事項,企業需要履行相關行政許可程序。因此,企業在選擇這兩種預繳方式時,必須需要主管稅務機關的行政許可。
4.企業類型:通常選擇“壹般企業”。
5、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總額,填報企業截至本納稅期末的本年累計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總額,按照國家統壹會計制度的規定填報。
註: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利潤總額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無相關性。
6、第八行減去: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應填報截至納稅期末,納稅人已按稅收法規在企業所得稅前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累計額(即稅法規定的虧損)。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審計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