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澳首任監事熊丙奇
熊丙奇(1884-1959),山東濟寧人。盡管熊丙奇在清朝是壹個低級官員,但他是青島回歸後的第壹個監管人。
1922年2月4日,中日在山東簽訂《解決懸案條約》。
”及其附件,青島開始進入回歸祖國倒計時。3月3日,北洋政府任命王為魯案善後督辦,並與日本駐華大使小贊西吉組成中日聯合委員會,繼續就青島問題進行交涉。
日本人為了給中國接受青島制造障礙,勾結以孫百萬和盤踞在嶗山的馬文龍為首的土匪,制造事端,試圖把水攪渾,以達到留守青島的目的。經過精心策劃,土匪買通了青島郊區即墨縣的警察隊長潘長友,準備從內部攻占即墨縣,向中國政府示威。9月24日,天剛蒙蒙亮,事先帶著輕型裝備潛伏在即墨城外的800多名土匪,在土匪頭子孫百萬的指揮下,堆起柴火,放火燒了東、南門,要求守城官兵投降。當時城內有壹支正規軍和山東陸軍第五師壹個連的警衛。縣長梅元德沒有被潘長友的投降所感動,而是帶領軍民和守備連長邊世奎壹起站了起來。城裏的人們自發地采取了行動。他們先是用大量的土石堵住加固城門洞,然後把許多有棱角的巨石運到城頭,指揮著向攻城的土匪投擲。幾個土匪瞬間被飛石打死在護城河裏。孫馬的土匪傷亡慘重,逐漸疲憊不堪。上午九時,孫百萬怒吼,眾匪逃回老山王哥莊老家。
1922 165438+10月20日,王與日本簽訂了《關於青大無線電通信和南滿鐵路郵電的協定》。北洋政府總統李頒布《膠澳商埠暫行條例》,決定將青島改為膠澳商埠,商埠監為最高官員,直屬中央。時任山東巡撫的被任命為膠澳商埠第壹任督撫,協助王接管青島。熊丙奇也為接管青島做了壹系列準備。先是隨中國海軍艦艇“楚通”號、“海疇”號到達青島港,後在坊子(今濰坊)組建保安部隊,命名為“膠澳保安警隊”。165438+10月30日,膠澳治安警力從坊子乘火車抵達青島,進駐青島市區、臺東鎮、李村區,並在太谷洋行舊址設立臨時警務室。與此同時,王、、在嶗山“拉攏”孫馬幫,將其編入“膠東遊擊支隊”。
1922 12 10日,中國代表王、與日軍最後壹任警備司令畢光偉、青島市民政廳理事長秋山正之介在警備司令部(原市政府大樓)舉行接收儀式,結束了日本對青島長達8年的殖民統治。
熊丙奇上任伊始,立即拜訪了日、英、美、法等國駐青島的領事館,以“爭取青島的安定繁榮”。當時日本在青島的勢力還是很大的,不僅有產業和僑民,還有武裝力量。熊與其勾結,掠奪民財高達50萬元,並將青島屠宰場、膠澳電氣公司等公物改為“中日合資”,從中獲利100多萬元,後全部交給曹錕,作為曹錕選舉總裁的賄賂。吳以70萬元的代價賄賂海軍司令文樹德出賣孫中山,後組織“渤海艦隊”常駐青島。他每年需要支付100萬元,而這兩筆費用都是由青島和吉焦鐵路支付的。為了取悅他的主人,熊丙奇只能大量增加苛捐雜稅,這引起了人們的不滿。最後於3月31924辭去膠奧監事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