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教育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家長真正應該做的是如何在前期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給孩子創造壹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給孩子壹個人格示範,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品質,從育人的角度給孩子壹個健康的人生起點。
孩子的主要認知和行為都是從父母那裏學來的。如果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只有父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才能培養出聰明的寶寶。父母需要提供適合孩子個體發展的環境、引導和陪伴。在成長的最早期,適合寶寶成長的環境和父母無條件的愛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研究表明,大腦的發育與年齡的增長成反比。顯然,生命的最初幾年是快速學習的好時機。所以,在早期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壹定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不要等到孩子該上學了才考慮這個問題。這時候,學習的關鍵期已經過去了。
家長有時候會覺得雖然有早教的意識,但是不知道如何進行早教。現行的教育體制已經存在多年,整個社會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認識。所以,有些家長經常會說,“等我孩子入學了,他就要開始學習了……”其實家長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孩子會因為好奇而反復學習、探索、實踐,直到成功掌握某項技能。但後來孩子進入學校,由於學校的規範管理和教學內容的限制,孩子可能會覺得學習很枯燥、乏味、不自由(要遵守規定,承受強大的壓力)。這時候家長要想辦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比較好的辦法是根據孩子技能的發展,給孩子安排適當的活動,即進行必要的外界刺激,幫助他找到興趣點,從而培養他的學習興趣。當然不能用太難或者太簡單的活動和玩具。不要強迫孩子去追求成功,更要註重學習過程中的樂趣。
兒童需要從小就儲存知識和信息,以建立他們的學習潛力。未來的學習是建立在早期學習的基礎上。如果妳的孩子好奇心強,喜歡探索,他以後會覺得學起來很輕松有趣。他會和那些沒有早教經驗的孩子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