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現在中國對國際投資的基本態度和政策是什麽?

現在中國對國際投資的基本態度和政策是什麽?

國家對境外投資的管理可以參照《境外投資管理辦法》。

多年來,海外投資制度的僵化壹直是各方批評的焦點。近年來,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外交部等部門相繼出臺利好政策,合力完善境外投資促進體系。

2007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鼓勵和規範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意見》,標誌著我國較為完善的境外投資政策體系初步形成。在各部門的配合下,形成了“商務部宏觀管理,各部門協調配合,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行業組織和海外華人商會、駐外使館壹線監管,政府間齊抓共管”的對外投資合作管理框架。

商務部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雙邊經貿混委會機制,簽署了127個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與部分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區協定,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加強互利合作的政府間協定。

2008年,《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頒布後,商務部仍在抓緊制定《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和《對外投資合作條例》,以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管理制度。

2009年5月,商務部正式實施《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壹是下放審批權限。商務部只保留對未建交國和特定國家或地區少數涉及多國利益的重大境外投資的審批,其他地方企業境外投資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二是簡化審批程序和企業申請材料,縮短審批時限。絕大多數境外投資只需按要求填寫並提交境外投資申請表,即可在3天內獲得企業境外投資證書。三是地方企業壹般境外投資事項不再征求駐外使(領)館經商處意見,中央企業境外投資改為征求商務部意見。四是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境外投資的可行性由企業自身負責,商務主管部門主要從雙邊政治經濟關系、國家經濟安全、履行國際義務等方面進行審查。《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實施五六個月來,效果非常明顯,共批準境外投資企業547家,同比增長173.5%。

2009年8月,國家外匯管理局開始實施《關於境內企業境外放款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幫助境外企業解決融資困難、流動性不足等問題。壹是境內企業對其境外直接投資企業放貸“松綁”,擴大了境外放貸主體和境外放貸資金來源;二是境內企業可通過境內企業直接向境外依法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或股權控股企業,或通過外匯指定銀行委托貸款,向其境外直接投資企業提供境外貸款。

隨著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國家稅務總局正在積極制定《境外所得所得所得稅管理辦法》和《企業所得稅間接抵免具體操作辦法》,使境外投資企業盡快享受稅法規定的優惠待遇。

提供廣泛的公共服務。首先是信息服務。商務部先後發布了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國別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國別對外承包工程產業指導目錄和國別對外投資合作指南,從法律、海關、海關到壹些具體的重點合作領域,分國別介紹相關國家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受到了國內外各界的關註和好評。商務部還開通了對外投資合作信息服務系統,實時提供政策措施、統計數據、研究報告和項目信息等服務。二是宏觀指導。有關部門在綜合研究各國投資和發展環境的基礎上,對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方向給予宏觀指導。駐外使領館和經濟參考處加強綜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為國內企業進入該國市場提供及時、權威、有針對性的投資安全指導。三是培養人才。商務部委托科研機構和高校編寫系列教材,組織跨國經營人才來華培訓。四是維護企業在海外的合法權益。外交部成立了涉外安全司,處理中國公民的海外安全問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發布了我國首份《國家風險分析報告》,為境外投資企業識別和評估風險提供了科學參考。外交、商務、衛生、航運等行業部門組成專門常設機構,負責海外安全形勢的宏觀調控,制定政策措施,建立應急聯動預案,形成高效統壹的快速反應機制。商務部還建立了海外安全網絡,完善了海外糾紛和突發事件的處理方式,成立了國家勞務援助機構,妥善處理了多起海外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