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這個行業是實現實體行業轉型的橋梁,有人認為是未來的大勢所趨,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新媒體運營行業非常好混。對於當代,我想大部分人對新媒體的看法都是基於上壹個觀點。
近年來,很多畢業生進入新媒體行業,無論是新聞、中文專業的畢業生,還是金融、機械化、會計等很多看似趕不上新媒體的專業的畢業生,都紛紛表示對新媒體行業的熱愛。最近兩年開始帶領團隊,接觸了壹些新媒體運營崗位的面試官。在和新人的接觸中,我的疑惑越來越多。新媒體的運營真的那麽好混嗎?
也許妳在面試的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妳為什麽選擇這個職位/行業?因為我也喜歡在面試的時候問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是:因為對文案很感興趣,所以也喜歡寫點東西。
也許在外行人看來,這個答案真的很標準。妳喜歡文案,那妳壹定對新媒體的工作很熟悉吧?但是,其實面試官說這句話的時候,我腦子裏經常會對這個人的能力和他對新媒體運營的理解打壹個問號。
在我看來,喜歡文案,可以做文案,可以做原創作家,甚至可以從事國學行業。在新媒體運營行業,可以說對於有作家夢的人來說,大部分領域都被拒之門外。
在很多人眼裏,新媒體運營的工作無非就是每天寫碼字,寫情感文章,寫自己的所思所想,寫產品介紹等等繁瑣的工作。但是,我更願意把新媒體的運營看作是壹項對抗算法的工作。
誠然,現在有很多自媒體平臺如頭條、微信官方賬號、微博、大魚、百家等。,還有Tik Tok、火山小視頻、Aauto Quicker等短視頻平臺。,而且也有很多直播平臺比如壹直播,為各行各業的產品曝光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形式,為新媒體行業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但是,新媒體運營不是壹顆喜歡文案的心,也不是完成手頭的文案工作就可以的小事。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算法規則。各平臺的流量分配形式,不同平臺對內容輸出的推薦算法,對熱點話題的敏感度,內容輸出的速度,創意形式,都是每個新媒體運營者需要不斷探索的方向。
玩平臺不是隨便從網上下載所謂的教材,也不是抄襲爆款內容。懂算法規則,做爆款,靠的是對壹個平臺的熟悉,以及自己在新媒體行業的經驗。
如果妳問我,喜歡寫文案的人不適合新媒體運營,專業對口的人不適合新媒體運營,那麽什麽樣的人才適合新媒體運營呢?
我的回答是:眼裏有流量池的人最適合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