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吃雜草,喝生水,吃樹上的野果,吃地上爬的蟲子,所以經常生病、中毒或受傷。神農教人類如何播種谷物,用自己的勞動保證充足的生活資料。
神農是慈愛的神。他有牛頭人身,力量無窮。他經常幫助貧困家庭耕種,像牛壹樣為人類努力工作。人類學會了和神農壹起種田,有了足夠的糧食,就再也不擔心挨餓了。但是,很多人吃夠了之後往往會生病。
在古代,我們的祖先生病了,但醫學還沒有發明。神農開始品嘗各種藥材,觀察藥材的寒、溫、平、熱等藥性,像君、臣、佐、使壹樣區分藥材之間的關系。有壹次他壹天遇到70種毒力,神奇的化解了。於是我把藥性用文字寫下來給人治病,中國的醫學和醫藥事業就這樣誕生了。
2.哥倫布環遊了世界
1492年8月,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倫布帶領90名水手,駕駛三艘大帆船從巴羅斯港出發。
哥倫布相信“地球是圓的”理論,所以他認為向西航行可以到達遍地黃金的東方,於是他指揮艦隊壹路向西。歷經千辛萬苦,哥倫布率領船隊於6月1492+10月12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的沃特琳島。哥倫布將該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意為“救世主”。
哥倫布繼續向南航行,在這壹帶發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1493年4月,哥倫布回到西班牙巴羅斯,自豪地宣布發現了通往印度的航道,轟動了整個歐洲,他的航海日記也被搶走了。他受到西班牙國王的隆重禮遇,成為西班牙貴族。
3.鄭和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永樂、宣德年間的壹次航行。首航始於永樂三年(1405),末航止於宣德八年(1433),計七次。
七下西洋,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集結在江蘇太倉劉家崗,停泊在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開陽。他航行到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和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船只和水手數量最多的壹次航行。也是15年底歐洲地理大發現航海之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壹次系列海上探險。但關於鄭和船隊的航行目的和範圍、七次下西洋的評價等史實仍有爭議。
擴展數據:
性格成就
1,神農
神農,又名炎帝。炎帝治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壹套。他也是中國教育的鼻祖,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顏地精神首先是創業精神、奉獻精神、創先爭優精神、不屈不撓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炎帝精神使華夏子孫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鬥爭中擺脫愚昧野蠻,追求先進文明。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統壹。
2.哥倫布
他開創了新世界發展和殖民的新時代。那時,歐洲的人口正在膨脹。有了這壹發現,歐洲人有了兩塊新大陸可以定居,他們擁有可以改變歐洲經濟的礦產資源和原材料。
這壹發現導致了美洲印第安文明的毀滅。從此,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在世界崛起,並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裏,實現了海上霸權。壹種全新的工業文明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3.鄭和
中國南沙群島有很多島礁,大多是參加過鄭和下西洋的人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的豐功偉績以及這些偉人的存在而命名的。
這些礁包括:鄭和礁、印青礁(以追隨鄭和行動的明朝中官尹清命名)、馬歡島(以鄭和隨從馬歡命名)等。
鄭和下西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航程最長、伴隨船只最多、伴隨人數最多的壹次航行,甚至比歐洲各國的航海時間提前了幾十年,是明朝繁榮昌盛的最有力佐證。
百度百科——《神農嘗百草》
百度百科-顏地
百度百科-克裏斯托弗·哥倫布
百度百科-鄭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