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的話題是老生常談,但每次遇到都會忍不住想寫出來。關於這個話題,影視劇中也有很多呈現。比如《歡樂頌》中的範,壹對不要臉的父母和壹對不爭氣的兄嫂,父母時刻為兒子著想,不惜抽幹範的血。
再比如《壹切都好》裏的蘇明玉。為了送弟弟上學,她媽媽可以賣掉房子,但她拒絕送弟弟上大學。還說要斷絕母女關系,再也不養她。父母考不上,最終中毒的還是孩子。這兩個人物是現實生活的典型寫照,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甚至比他們還要悲慘。
我在工作中認識的淩姐,今年30歲。她工作努力,收入頗豐。她還給自己買了壹套小房子,每月還房貸。但是她很勤儉節約,買壹百塊的衣服都舍不得。她穿著前幾年過時的衣服。我每天帶飯盒去公司,說是健康又省錢。
我實在想不通,收入這麽高,她為什麽不舍得花錢。經過壹番了解,我才知道,淩姐自從工作後,每個月都要給家裏發生活費,還要給弟弟交學費。她說這幾年過得還好,收入上來了,哥哥也畢業了,生活壓力也沒那麽大了。
02
淩潔剛畢業的那壹兩年,工資不高,家裏所剩無幾。最窮的時候,她壹個月吃泡面,壹年不給自己買衣服。她那麽努力,是因為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都是農民,年收入不多。下面還有壹個弟弟。
父母為弟弟提供好吃的,願意給他買幾百的衣服鞋子。淩姐被無視了。高中的時候,她想報個補習班,父母死活不肯給錢。上大學的時候,父母每年只給她交學費,她幾乎沒有生活費。她只能努力工作來養活自己。
別的同學買衣服買零食,淩潔卻不能保證壹日三餐,但她很堅強,她依然努力讀完大學。大學畢業後,我賺錢了,父母卻找各種借口找她要錢。生病怎麽了?我哥哥想買家裏的資料和家具。玲姐不願意給她,父母就以撫養她的恩情給她施加壓力,甚至說了分手的話。
玲姐是個心軟的人,藏不住父母對她的戰爭。這麽多年來,她壹直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只為父母向她要錢時,她能拿到。這樣的父母很殘忍,眼裏只有錢,卻不關心女兒過得怎麽樣。在他們眼裏,女兒就像是自己的賺錢機器。
03
30歲的淩潔還沒有約會對象。她說她根本不敢結婚,想到家裏很多事,哪個男人願意接受她。前段時間淩傑的弟弟要結婚了,女方家要了壹套房。想都沒想,爸媽就給玲姐打電話:“妳不是買房了嗎?先給妳哥結婚。”
玲姐很生氣:“媽媽,為什麽?”“就因為妳是我們家的女兒。”然後她掛了電話。電話那頭,淩傑在抽泣。這麽多年,為了貼補家用,她幾乎占用了自己的生活。房子是她唯壹的生活保障,但沒想到她父母動了心思。
淩姐為此回了趟老家,跟父母攤開來說:“爸媽,我不會用這房子給我哥辦婚事的。捫心自問這麽多年,我為這個家做得少嗎?”我至少給家裏10萬。妳想想妳的哥哥。妳有沒有想過我的處境?我以後要嫁人了,這房子是我唯壹的信心。“我爸媽第壹次見淩姐姐這麽生氣,就是不敢說什麽。我媽抽泣著說養了個不孝的女兒。
04
“媽媽,我為什麽要把房子給弟弟結婚”“因為妳是女兒”?這段話在靈姐腦海裏久久回蕩,她的心都要碎了。因為她是家裏的女兒,她要有耐心,要承受壹切。為什麽?我很理解淩姐的感受。面對這樣的家庭,如果只是包容和付出,很難得到父母的尊重。
我們應該孝順父母,但不代表父母可以無底線的要求我們。重男輕女的家庭最可怕的是從小就給女兒灌輸:“長大了要結婚,要賺錢報答父母,如果是女孩就要放弟弟走……”
但他們沒有想到,女兒是他們的孩子,他們的苛刻對待給孩子帶來了終身的陰影。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在男權家庭中長大的女性,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會滲透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婚姻和愛情方面。他們放不開自己,不敢去愛,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最後,希望每壹個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女人,都能堅強起來,敢於反抗吸血鬼的父母。活的高才最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