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由於河南黃河大部分地區是地上河流,徑流量小,航運條件極差。在河南南部的南陽,雖然有河流與漢江相連,但因為只是漢江的支流,徑流量有限,航運也受到很大限制。除此之外,河南淮河的航運狀況依然不容樂觀。淮河在安徽省中下遊還是可以發揮作用的。對於地處上遊的河南來說,流量貢獻只能算杯水車薪,根本算不上大船。
河南海運情況(綠點是最近5月的吞吐量)
為什麽那麽多人只提河南陸運的優勢,而不提水運?就是因為缺的是水運。水運在推動壹個小城市和壹個大國家的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往往能大大降低區域發展的運輸成本,使相關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更具市場競爭力,更有利於分享市場的蛋糕。這是世界上主要發達城市大多位於沿海地區或主流的內在原因。
綠色代表人均GDP高,經濟發達的地區。
其次,河南的區位和地形條件是顛倒的。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疑惑,明明河南處於中原核心,平原和耕地那麽多,怎麽會不足呢?其實這裏很多人只知道壹個,不知道另壹個。
正因為河南地處中國中原腹地,耕地面積相對豐富,所以很容易讓很多南來北往或者逃離沙漠的人看中這壹帶,選擇在這裏定居。此外,由於中原傳統農耕文明的政策影響(人口多的家庭會得到更多的土地),河南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
農產品-火腿
到目前為止,國家出於人民生活和國家大局的考慮,還是把河南作為農業大省的發展定位,這也是為什麽我們吃過的很多農業附加值產品,比如火腿腸、餃子、辣條,都來自河南內部的原因,農業定位和產業定位帶來的附加值和收入當然是完全不壹樣的。這壹點不用多說。
第三,河南教育資源不足。從小父母就壹直在灌輸我們,說讀書改變命運,說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等。其實讀書不壹定能改變命運,但卻是改變命運的常規方式和有效路徑。
目前,在高校資源,尤其是優質高校資源方面,河南嚴重短缺。985沒有人,211只有鄭州大學,而且河南參加高考的考生逐年增加,2021達到125萬,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壹。
本來省內高校教育資源有限,那麽多人參加高考。競爭激烈,他們以滿意的分數被錄取。他們可能無法在當地選擇到滿意的院校,很多不得不在其他對留學生要求更高的教育強省投檔。
但是,河南省也存在初中、高中教育資源分布緊張的情況。以前的初高中,班級幾百人。想想吧。壹個老師給這麽多學生講課,往往前後有十排。這樣能保證教育質量嗎?學生的學術知識能查到位嗎?與其他教育資源優勢省份實施的小班化教育相比,缺點非常明顯。
大班教育中的學生
河南土地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糧食連年豐收,農業發達,這構成了河南宜居的社會環境。同時,河南的地緣和資源不足也構成了其發展的瓶頸,導致其成為中國事實上的、典型的易生存、難發展的省份。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