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度雲”是壹個熟悉的名字。她曾經是TVBS電視臺的主持人之壹,後來成為該雜誌的主編。在輾轉了出版社和電臺主持人之後,她決定回學校學習自己的興趣和職業“心理咨詢”,成為壹名處理婚姻中各種煩惱的顧問心理醫生,時間長達八年多。
外表優雅,嗓音清亮的馬度雲也在感情上磕磕碰碰。結婚八年,她震驚地發現,即使嫁給了心理咨詢師,婚姻中的碰撞也是需要磨合和碰撞的,就像世界上任何壹段婚姻壹樣。最近出版的《結婚是病?書中很多情況其實都是她和老公日常問題的體現,另壹半被她稱為“勵誌男神”。以下是馬度雲以妻子和心理咨詢師的雙重身份對婚姻的觀察和提醒:
問:職業發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為什麽要從媒體行業轉行做咨詢心理醫生?在我職業生涯的前半生,我在電視、雜誌、出版和廣播行業工作過。我喜歡我的工作,在專業上我可以如魚得水。在工作中能起到理性專業的作用,性格充滿感性和浪漫。家人覺得我“太敏感”“想太多”,甚至希望我改掉這種性格。他們不想讓我受傷,但是改變性格是壹回事。
內在人格的特質是壹種無形的推力。機會發生在我擔任《IC之聲》主持人,主持《愛情玫瑰》節目的時候。觀眾會打電話問主持人關於性別、親密關系和婚姻的問題。發現幹了這麽多活,特別喜歡那種陪伴和傾聽的感覺。但我還是心虛的回答了觀眾的提問。我只能像朋友壹樣根據經驗給出建議。這樣會不會漏掉別人?越來越覺得自己過不去,於是下定決心辭職,全職去相關研究所咨詢。
當我決定離開傳媒行業,去暨南大學學習輔導與咨詢的時候,我的同學都比我小15歲!覺得格格不入,忐忑不安是有道理的,但是找到知音,找到同類,就有壹種安心感。原來我高度敏感,感性十足。這裏有些人和我壹樣,或者說不覺得我特別奇怪,和同學聊天很舒服,很滋養。當時我很確定自己找到了自己的職業,轉行也是壹個自我追求的過程。
問:作為壹名職業婚姻咨詢師,妳在婚姻中遇到過困難嗎?當然有!我老公也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但回到家就是個“普通人”。剛開始做婚姻咨詢的時候,有時候會聽個別案例講老公的過錯。回到家,突然很不開心,因為我在枕頭裏發現了這些缺點!在婚姻中不開心,被挑釁,甚至回家對另壹半說:妳怎麽了?
次數多了,丈夫說:“要不要繼續婚姻咨詢?我不能忍受這個。我不敢把自己的情緒帶回家。後來我在咨詢的時候,如果遇到和老公性格“非常相似”的病例,我會下班後坐在公園裏,收拾情緒垃圾,然後回家。
我老公也是,比我大20歲,咨詢業務的師級學長。結婚前,他覺得自己像壹棵樹壹樣讓人放心。結婚後我才知道,心理咨詢師也是壹個普通人,照樣吵架。在家裏,他要麽是老師,要麽是輔導員,要麽是老公。既然是丈夫,那他有時候就是壹棵樹,壹個男人甚至壹個孩子,或者就是壹個只想為自己爭取權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