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李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關於5月8日長沙李壹中火災的致歉信》,並公布最終調查結果。
眾所周知,電動車頻繁起火的原因無非是線路老化、電池短路、充電器不匹配等等。
沒想到,李起火的原因就像他們之前宣稱的“前機艙冒煙”壹樣,讓人哭笑不得:起火的既不是發動機,也不是電機,更不是電池組,而是附著在前機艙右下部分排氣管前表面的異物。
據李調查結果,起火原因為前機艙右下部分排氣管前表面附著異物,為事故車輛交付前準備過程中遺留在前機艙的車漆保護墊。
5月8日中午,壹段長沙李壹號前機艙起火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也讓公眾對李的安全產生強烈質疑。
燃燒位於發動機艙內。因為Li ONE是增程式電動車,發動機、電機、油路等復雜結構都布置在發動機艙內。
從大火撲滅後的殘骸可以看出,事故車輛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
事故發生後,李立即在社交平臺和自己的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介紹了自燃事故的過程,並表示後續調查結果將及時發布。
這起事故的主要受害者,也就是李壹中自燃的車主,也在App上公布了事故過程,並介紹,通過初步調查判斷,表示這起事故的問題不是增程器和油路的問題,也不是大家說的電池和電機的問題。
事故車輛已經燒得面目全非,對於車主的這種說法,很多人只能呵呵地說。
李的這個調查結論和業主之前的說法高度吻合,只能再說呵呵了。
連日來,李身上的“熱度”不斷,剎車失靈、煙霧自燃、車頂漏雨、斷軸等新聞層出不窮。
對於壹個剛剛量產上市的汽車品牌來說,故障頻發無疑增加了消費者對李產品質量的擔憂。
多說幾句
安全問題的壹再曝光,正在逐漸消磨市場對新車廠商的容忍度。對於尚未量產的後來者來說,“試錯”的機會越來越少。
“不能再出錯”是當前市場對新車廠商的基本要求,尤其是車輛和人身安全這個核心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在當前的特殊時期,無異於自掘墳墓,加速離職。
李想自己也曾說過:消費者不會因為是電動車,是新企業而有絲毫的同情,消費者也不欠新企業的,感情是沒有用的。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