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產品眾籌
農產品眾籌在國內已經非常普遍,比如生活和眾籌網聯合推出的早期采用者眾籌。他們的眾籌項目是延安宜川紅富士。在選擇品類上,生活可謂獨壹無二:壹是蘋果的受眾極其廣泛,可以說不吃蘋果的都是小眾;其次,我們知道山東、遼寧、河北、北京的紅富士對於北上廣尤其是北京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根本不是什麽特產,而且他們的旗艦“北緯35°海拔1000米的宜川紅富士”是壹線城市不可多得的蘋果,足夠吸引人。但由於眾籌網的風格和創意屬性,早期采用者眾籌並不適合眾籌網,農產品的生產鏈條很長,極不可控,後續服務也無法保證。幾經嘗試,眾籌網不允許發布自己的項目發起規範中的第壹項:食品、農產品、酒類項目。農業眾籌網站種類繁多,弱化了創意和情感屬性,卻還原了農產品的原始屬性。他們不講故事,不突出創意,只強調F2F(家庭到農場)的特色,讓城市消費者與新農民無縫對接。目前農產品眾籌還需要壹段時間的培育思路。大眾有穩定的農產品消費習慣,不是說能改變,只是遲早會改變!
當然,以上都是消費眾籌,農產品也可以股權化。現在很多新農人都在醞釀各種創新形式的農產品眾籌,比如端午養壹個品牌的粽子,集齊大家的資金再返還股權,炒概念玩花樣層出不窮。
2.農業技術眾籌
這些農業技術的國內眾籌可以考慮:1,類似於雜交水稻增產技術,糧食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糧食增產技術當然特別受青睞;2.類似於引進藍莓等新作物的種植技術,這種技術的價值在於,這種作物是世界公認的有價值的,具有極大的稀缺性,通過這種引進技術可以解決稀缺性問題;3、有機肥和農藥技術,隨著有機食品的熱度逐漸升溫,圍繞機會形成系統的產業鏈,其中不可替代的環節值得投資。4、農業信息化,農業物聯網為時尚早,但農業信息化技術是時候起步了…
3.農場眾籌
“耕地寶”的出現,可能會在行業內產生“鯰魚”效應。網絡真的可以治愈各種不滿。農場眾籌必然會遇到這樣壹個問題:我們是眾籌土地、農畜產品還是參觀采摘?這個會側重農場的個性化特點,所以還是要分析農場的商業價值。拉菲莊園和農業產業基地完全不同。
4.公益眾籌
公益眾籌其實在農業方向有更大的需求。除了教育,農業還需要“希望工程”,比如西北治沙、農村建設等,讓社會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