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並采訪了部分學生,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雖然越來越多的學生去心理咨詢室尋求幫助,有些學生甚至因為無法預約而無法咨詢,但還是有很多學生拒絕了這樣的幫助。有同學表示,如果在學校有心理咨詢,自己的隱私會被老師傳達給家長。有些同學不求助是因為不了解自己的病情,認為這些問題可以自己解決。還有壹些同學以自己的病為恥,不願意向任何人求助;有些同學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心理疾病,認為只是壹段時間的異常。
二、對此事件的看法針對以上問題,應積極采取措施,幫助學生得到專業有效的幫助。高校可以開設相關課程,讓我們正確認識和預防心理疾病,減少甚至消除學生因心理疾病而產生的羞恥感,讓更多的人理解和包容患者的行為,對他們采取正確的態度,減少學生可能遭受的痛苦?二次傷害?。在咨詢引起的隱私泄露問題上,老師可以主動與學生溝通,只有在學生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向家長說明。如果學生不允許,就要對隱私保密。同時,老師和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學生,及時發現學生不良情緒的出現,積極溝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