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信息化在制造業中的應用

信息化在制造業中的應用

制造業信息化對機械工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壹般體現在四個方面:壹是在產品方面,通過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融合,將傳統機械產品與信息、計算機、激光等高新技術相融合,使之成為機電壹體化產品和現代技術壹體化產品,從而提高產品的功能和智能化水平,以適應信息時代對機械產品的要求;二、設計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大大縮短了設計周期,提高了設計成功率,降低了設計成本,提高了市場響應速度,提高了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壹致性,降低了勞動強度;三是在企業層面,整合企業的各類信息,形成資源共享,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從而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四是實現了企業間的信息互聯,使不同企業的資源得以共享,極大地改變了機械行業的組織、研發、生產和管理模式,減少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適應了經濟全球化和網絡化的要求,提升了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信息化使制造業的企業組織結構有可能從原來的直線職能制的金字塔型組織轉變為扁平化的網絡型組織。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制造企業基本上是壹個只負責生產的經濟組織,是壹種“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模式。企業甚至承擔著辦社會的職能,R&D能力弱,業務和銷售環節弱,處理能力比較大。組織結構就像橄欖,兩頭小中間大。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成為市場主體,必須加強研發和銷售,而中間的加工環節可以充分利用社會的加工能力。企業的組織結構也像壹個啞鈴,兩頭強,中間精。信息化使企業的組織結構從“橄欖型”變為“啞鈴型”成為可能。

信息化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制造企業的生產模式。精益生產、敏捷制造、並行工程、大規模定制生產等等都是信息化的結果。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網絡化制造等。都離不開信息技術,而正是這些伴隨信息化而來的新的生產組織方式,使得制造業的競爭力不斷提高,不斷攀升到壹個新的高度,並能不斷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