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宣布,為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起草了《關於進壹步增加住宅用地供應的若幹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提出,提高深圳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積,確保到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方米以上。為順利實現目標,意見稿還要求,深圳市住宅用地年供應量原則上不低於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30%。
2020年8月,深圳官方披露數據顯示,深圳常住人口人均居住面積約28平方米。
貫徹“房不炒,住宜居”的精神要求,深圳從政策面再發力。意見稿全文著眼於盤活存量,多方面謀求增量,力爭未來深圳住宅用地供應持續增加,著力解決大城市突出的住房問題。
在求增量方面,意見稿重點優化居住用地結構布局,如推進二、三產業用地混合使用,增加住房和公共設施供應,在保證產業空間品質同步提升的前提下,加快產城融合;提高居住用地開發強度,如位於二、三密度區的新增供應商品住房和公共住房建設項目,容積率可按第壹密度區居住用地容積率上限執行;加大新增用地保障力度,如加快建立有備在先、規劃預調、高效供應、滾動推進的住宅用地供應機制,確保新增住宅用地供應;引導未經批準或批準的規劃更新項目建房。
在盤活存量方面,意見稿指出,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探索企事業單位持有的自有住房(不含政策性住房和全年自持租賃商品住房),補繳土地價款後轉為公有住房或市場商品住房。
在壹系列政策的影響下,深圳房價逐漸趨於“平靜”。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6月,深圳二手房價格為67407元/平方米,上半年累計下跌10.4%。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認為,長期來看,深圳住宅市場供應量的增加釋放了剛需住房需求,有利於房價平穩運行和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展研究部主任華虹在接受第壹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近年來住宅用地供應持續增加,主要是為了實現“十四五”規劃提出的規劃目標,屬於過去住宅用地供應不足的歷史欠賬。當然,增加住房供應,對於從根本上緩解住房供需矛盾,穩定房價和預期有積極作用,對剛需者非常有利。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深圳供應的住宅建設用地面積僅為90萬平方米左右。2020年,深圳將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去年新增住宅建設用地面積約654.38+0.73萬平方米,遙遙領先四年整體供應量。
“要實現人均居住面積幾乎翻壹番的目標,深圳在土地供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華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