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總是很暢銷。為什麽?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它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廣闊的電影市場,人民對電影的消費能力普遍超過許多國家。韓三平曾經說過,“中國有十幾億人,如果有兩億人看電影,那麽我們比美國領先很多倍”。事實證明,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已經成為爆款,使得越來越多的好萊塢制片商和電影人瞄準中國電影市場,向中國進軍。但由於兩地的文化差異,他們在吸收過去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進行了特別的調整,所以現在甚至出現了壹些所謂的“特別片”。
此外,中國企業資本的介入也是幫助好萊塢大片大賣的關鍵因素。電影畢竟是壹門生意,這些資本的介入實際上相當於借助好萊塢發達的電影硬件條件和獨特的本土推廣模式來盈利。最終票房越高,雙贏越成功,當然他們的利潤和分成也會很可觀。
另壹方面,隨著中國資本的介入,好萊塢越來越迎合中國市場,這導致電影質量和制作理念的變化。在中國眾多進軍好萊塢的公司中,萬達無疑是走在前列的。收購AMC影院後,2016年初收購傳奇影業。除了萬達,許多中國資本也迅速參與其中。比如《神戰:力量之眼》就是美國獅門影業影業和中國樂視影業聯合投資制作的。博納影業向美國TSG娛樂金融有限公司投資2.35億美元,用於包括《獨立日2》、《x戰警續集》、《人猿星球崛起》續集在內的熱門電影。
好萊塢爛片在中國賺錢是顯而易見的,給國內電影人壹些警示。首先,國內電影市場的需求、產業的水平和觀眾的審美趣味決定了好萊塢是否會尊重中國的資本和電影產業夥伴以及中國觀眾,也決定了好萊塢電影對於中國的質量和產量。另壹方面,國內影院為了賺錢,並不是只排好萊塢大片甚至爛片。中國觀眾的審美情趣和需求品位正在提高。國產電影是時候在創意、想象力、編劇水平、特效場景、技術、產業化水平等方面做壹些改變和提高了。壹家電影院的經理說,錢在觀眾口袋裏,不能拿出來,哭也哭不出來。關鍵看質量。
中國約有12萬塊銀幕,電影票房快速增長。根據金融信息咨詢和研究機構IHS Markit和普華永道的平均預測,明年中國電影票房有望增長22%,達到6543.8+004億美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票倉。對於中國電影市場和電影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隨著中國資本對好萊塢電影產業的滲透,也是學習好萊塢項目開發方法和先進制作經驗和技術的好機會。但目前國內電影市場交出的爛片越來越多,電影產業化水平依然堪憂,這對好萊塢自然是壹大利好。因為相比之下,好萊塢在中國資本的幫助下,自然可以在中國賣出高質量的票房大片,但即使是爛片也會迎來賺錢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