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公攤面積?
在房屋交易中,壹般會涉及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其實很好理解,是指道路、走廊、電梯等各樓產權人共有的公共* * *建築面積。現在商品房基本上都有公攤面積,這也是大家買房需要了解的知識。
公攤面積計算公式:公共公攤面積=公攤系數×每套房套內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待分攤公共面積之和/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總建築面積之和-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每戶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關於公攤面積需要註意什麽?
1,獲取相關信息
在兼職期間,壹些無良開發商可能會擅自改變樓盤的規劃,導致購房者的公攤面積不合理,房子的性價比就會下降。所以大家在買房的時候要查閱相關資料或者聘請律師查詢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包括但不限於最終的設計圖紙和最終的面積測量報告。
2、了解公攤系數
每棟建築都有壹個公攤系數,這個系數和建築的建築形式、建築的樓層有壹定的關系。不同的建築形式和樓層有不同的公攤系數。比如7層以下的房子,公攤系數是7%-12%,7+11以上的公攤系數是10%-65。
3、合同寫入公攤面積
在了解房子的時候,有時候購房者和開發商會對公攤面積進行口頭約定,必須寫進購房合同,包括但不限於公攤面積的大小、位置、單價等。只有這樣,妳才能避免未來開發商隨意增加公攤面積,隨意擡高價格。
4.請求池數據
在了解樓盤時,購房者有權向開發商索要公攤數據,這是購房者的知情權。這些數據包括但不限於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築面積等等。只有掌握了這些數據,才能更好的計算我們的公攤面積。
5.公攤面積不是越小越好。
雖然公攤面積也會計入購房者的購房面積,增加購房者的購房成本,但並不是公攤面積越小越好。如果公攤面積變小,電梯和過道的空間也會變小,每天進進出出的人會非常多,擁擠不堪,居住體驗極差。所以買房的時候不要刻意追求低公攤,還是要保證公攤面積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