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頰獼猴,2065438+2005年3月27日,這種獼猴新種在西藏墨脫縣被發現。因為這只獼猴成年後臉頰上有穩定的灰白色毛發,所以被命名為白頰獼猴。要到達白頰獼猴的模式產地,要穿過滿是蚱蜢和扁虱的叢林,翻越壹些險峻的懸崖,難度還是很大的。也正是這樣,白頰獼猴及其原始森林才得以保存,這種猴子在人類村落附近的次生林中幾乎不會生存。
天星白眉長臂猿於2017年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也是我國唯壹被科學家命名的類人猿。和其他長臂猿壹樣,高黎貢白眉長臂猿也是典型的樹棲靈長類,棲息在中山的濕性常綠闊葉林、季風常綠闊葉林和山地雨林中。它的棲息地跨度很大,從海拔500米左右到海拔2000多米都有。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甚至棲息在海拔2700米的森林中。作為熱帶物種,高海拔的冬季對它們來說是壹個嚴峻的考驗。
2065438+2007年8月28日,雲南大學宣布發現約5.2億年前世界上最早* * *活著的蠕蟲動物?首次發現了寄主專壹性和寄主轉移兩個重要生態特征的最早化石記錄,進壹步揭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生物相互依存的起源之謎。
達爾文吠蛛,這種蜘蛛於2008年在馬達加斯加被發現。據了解,這種蜘蛛能織出的網是由世界上已知最堅固的生物材料制成的。達爾文吠蛛為了生存,在進化過程中變成了斑駁鋸齒狀,使其與樹木融為壹體,故名達爾文吠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