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點A主要明確客戶需要做什麽;
Node B將需求按照模塊拆分成需求點;
節點C是根據企業的開發實力和以往經驗判斷每個功能點需要多少人、多少天完成(這個點需要資深銷售經理或項目經理評估);
節點D匯總了項目的業主工日和價格,這不是簡單的相加,因為前面步驟得到的工日只是開發部分的工作量,但是軟件開發還包括需求調研、系統設計、系統測試、UAT、上線和運維等。,壹般按壹定的系數計算;
節點E是通過考慮商業而非技術的因素來修正最終價格。比如甲方是大企業,第壹次合作虧損可能要先進去。比如,如果甲方不缺錢,可以適度提高報價,防止後續需求變化等。
為了讓大家有壹個清晰的認識,我復制了壹份我在工作中接觸到的測評模板(僅在節點D)供大家參考:
軟件開發成本估算模型
以上是我向知乎大神借鑒的軟件開發成本估算方法之壹。還有壹些其他的方法,比如找需求相同的不同廠家報價,看報價分布範圍就知道大概的成本。另外,對於高級項目經理或者開發人員來說,也可以通過感覺來估算...還有的歡迎其他同事積極發表意見。畢竟,借助科學的評估流程、工具和經驗來估算軟件項目的成本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項目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