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格欽墓地位於法庫縣四家子鄉公主陵村。公主陵是和碩端柔公主原來的墓地,離王子陵不遠,現在已經沒有了。
鹹豐年間,太平天國崛起。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進行北伐。多次擊潰清軍江北大營,前鋒壹度打到天津西楊柳青,直逼北京。
1855年,僧格林沁奉命征討,經過壹年多的戰鬥,活捉了和太平天國北伐總司令李。解在北京執行,太平北伐軍全軍覆沒。由於他傑出的軍事功績,森格林欽被封為王子,不久,他被蓋恩斯取代。有壹段時間,“僧王”的名聲震動了大海,成為清朝最後的鐵拳和守護神。
1859年期間,桑格金欽在督導大沽口防禦的同時,嚴厲打擊了英法艦隊的挑釁,取得了大沽口防禦的勝利,這是自1840年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以來,中國軍隊抗擊外敵入侵的第壹次重大勝利。
然而兩年後,當英法聯軍再次入侵北京時,蒙古鐵騎抵擋不住洋槍洋炮的進攻而潰敗,導致鹹豐帝出逃京城,圓明園被焚毀,僧沁也被撤去太子爵位,保留在殿前。
鹹豐十年(1860),九月,直隸、山東、河間府四年軍。清廷下令清軍壹萬多人去山東打撚軍。並授權桑戈林欽控制直、魯、豫、鄂、皖五省的兵馬部署。僧沁率領蒙古騎兵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擊敗撚軍,在鄂東霍山黑石流接收了數十萬撚軍兵力,分散了數十萬人。同治元年(1862),朝廷賞賜博多親王,不久改為世襲封。
1865年(同治四年)五月,僧格林沁在追擊撚軍殘部張時,被誘至山東高樓村,被張包圍。5月18日晚,當他的少數追隨者逃到曹州西北的吳家店時,他受傷並從馬背上摔下來,藏在麥田裏。奉命搜尋殘敵的16歲撚軍士兵張丕弼發現,他並不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他在55歲時殺死了僧格林沁。
桑林欽戰死沙場震驚清廷,他們都為失去“國家棟梁”而惋惜。當時清朝的滿蒙八旗軍和漢人的綠營軍,在嘉慶以後明顯開始腐敗衰落。作為清朝八旗軍最後壹員猛將,桑戈林欽之死意味著八旗軍沒有了真正能擔當重任的主帥,主力地位逐漸被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和李鴻章、左率領的北洋軍所取代。
因此,160年前山東曹州吳家店的壹場小規模戰役構成了晚清歷史上的軍事轉折點。念軍不鋒利的短刀,結束了僧格林沁的生命,也結束了八旗戰士馳騁沙場200多年的驚心動魄的歷史。僧沁的歷史功績成為八旗軍隊覆滅前最後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