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區的歷史文化底蘊尤為突出,而豫東新區雖然是新城區,卻在潛移默化中揭示著大同的歷史文化底蘊,其中典型代表就是街道的命名。
老城區和豫東新區的很多街道都有非常濃厚的歷史文化特色。有的是大同歷史上使用的地名或稱謂,有的是歷史典故發生的地方,有的是北魏遼金時期皇帝的稱謂。這些道路的命名委婉地展示了大同豐富的歷史文化。
壹軸雙城?圖案和壹些道路
奚仲街
重熙?,是耶律宗在遼興宗的年號。13年(公元1044年),雲州升為大同太守。大同?這座城市的名字從未改變。那麽崇禧的年號,為?大同?這個城市名字的由來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雲洲街
大同最早被稱為?雲州?那是在唐朝,也就是雲中郡。而雲州因為重要的歷史典故而家喻戶曉?烏雲十六州?。五代十國時期,後金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支持契丹而被割讓?烏雲十六州?北方險地脫離宋朝統治兩百多年,宋朝長期受到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政治軍事威脅。
西京街
大同是遼金的都城吧?北京五大之壹?什麽事?西京?。大同被西京作為遼國首都80年,西京作為金國首都103年。
大同古城的華嚴寺是遼代皇家祠堂,東西向(漢廟大多朝南)。它規模巨大,毀於戰爭。金代時,在原址重建。
泰和路
泰和?是北魏孝文帝的最後壹個國號,也是北魏在平城(今大同)的最後壹個國號。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正式宣布遷都洛陽。
顧雍街
北魏傑出的女政治家、改革家馮太後葬於大同房山顧雍陵,是北魏最大的陵墓。
馮太後是孝文帝拓跋宏(漢化後改名袁弘)的第壹個祖母。她支持拓跋宏登基,近期聽政,進行全面改革,對孝文帝的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
泰和路
泰和?這是金章宗萬艷靜寧的第三個年頭。在金章宗統治時期,其祖父金世宗的改革進壹步加強,金朝完全封建化,是金朝最繁榮的時期。文化繁榮了,寶藏豐富了,人口增加了,世界富裕了。歷史學家將其評價為?魚口小康?。
泰和人口最多,總人口超過5600萬。金章宗還不斷完善法律,修訂太和法規格式,包括太和法規80卷、法規20卷、新法規3卷和以唐律為基礎的格式80卷。這是晉代最完整的法典。
鄧白路
巴登之圍?這是中國歷史上壹個著名的典故。漢高祖劉邦被匈奴魔都單於圍困在鄧白。鄧白路離城市北部皇家河東岸的鄧白山腳下不遠。
大同市的中軸線:雨荷生態公園
杜威大道
杜威大街在古城的西部,南北走向。北魏是南北朝的第壹個朝代,平城(今大同)曾是北魏的都城,所以叫?杜薇?杜威大道,原名新建南路和新建北路,在城市建設運動中合並後更名。
平城街
公元398年,建立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平城逐漸建成當時世界首屈壹指的政治經濟中心,人口超過百萬。這壹時期是大同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現在大同的主城叫什麽?平城區?,也來源於此。
大同古城
古城內外四街
過去四牌樓東南西北四條街的名稱是大東街、大南街、大西街、大北街。
古城中心為四牌樓,古城四門為河陽門(東)、永泰門(南)、清源門(西)、武定門(北)。
連接四牌樓和四門的道路有河陽街(東)、永泰街(南)、清源街(西)、武定街(北)。
這四條街道分別是河陽東街(東)、永泰南路(南)、清源西街(西)、武定北路(北)。
也就是說,古城四門內外的街道名稱,都與它們所穿越的大門相對應。如果街名都改成這樣,就很符合古城的風格了。
大同是中國第壹批歷史文化名城。耿彥博對大同的文化復興充滿期待,大刀闊斧地進行規劃和改造。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築背後,這些街道的名字或許沒有那麽吸引人,但也在潛移默化中體現了耿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