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在美國度過了20年,在航空科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著名的火箭專家,為美國軍事科學做出了貢獻。1949年,得知新中國成立,他非常激動,決定回國參加建設。但美國敵視中國,怕錢學森回國對他們不利,所以千方百計阻撓。
美國海軍副部長也惡毒地說,“我寧願槍斃他,也不願讓他離開美國。他懂的太多了,壹個人能頂五個師!”於是,美方誣告錢學森是中國間諜,並將其逮捕。雖然他後來被釋放,但仍受到嚴密監視。
錢學森沒有屈服,向美國提出嚴正抗議,回國的決心更大了。他在家裏放好了三個小盒子,準備隨時出發。之後,在中國政府的追問下被美方扣押了5年的錢學森終於在1955乘船回國。他來到天安門廣場,激動地說:“我相信我壹定能回來,現在我終於回來了!”"
回國後,錢學森為中國的導彈和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最負盛名的科學家之壹。
擴展數據:
錢學森在力學的許多領域都做了開創性的工作。他在空氣動力學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其中最突出的是跨音速流的相似律。他和卡門壹起,首次提出了高超聲速流動的概念,為飛行器在早期克服熱障和音障提供了理論基礎,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高亞音速飛機設計使用的公式是卡門-錢學森公式,以卡門和錢學森的名字命名。此外,錢學森和卡門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提出了新的球殼和圓柱殼的非線性失穩理論。?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和固體力學方面做了開創性的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開展的可壓縮邊界層研究揭示了該領域的壹些溫度變化,並建立了“卡門-錢近似”方程。與郭永懷合作,首次將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引入跨音速流。
錢學森在1946把稀有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質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壹個創舉。1953年,他正式提出了物理力學的概念,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開辟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61年,由他主編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1984錢學森向勾清泉建議,將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領域。
工程控制論在其形成過程中,以設計穩定與制導系統的工程實踐為主要研究對象。錢學森本人就是這類研究工作的先驅。
錢學森壹生默默研究,但無論選擇什麽時間和地點,這不僅是壹個科學家的最高職責,也是壹個炎黃子孫的最高使命。
他壹生的經歷和成就,在中國民族史、中國人民民族史和人類世界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他不僅是知識的寶庫和科學的旗幟,更是民族的脊梁和全球華人的楷模。他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的風采。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錢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