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公元1610—1695),本名太沖,名南雷。學者稱他為李洲先生,他出生於余姚黃竹浦。黃宗羲是明清之際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和自然科學家。
黃宗羲壹生長期堅持自然科學研究,撰寫了20多種科技著作。他在天文學和地理學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黃宗羲對天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魯王監國時期,其最有成就的工作是對元代郭守敬《授時歷》的深入研究,包括《授時歷》、《春秋蝕歷》、《惠惠歷》、《運數》等。黃宗羲對地理的研究很早就開始了,他編纂的《四明山誌》成書於順治十七年,成書於康熙三年的《今水之書》。他倡導走出書房、實地考察的科學研究方法,與顧開創了壹種新的學風。在黃宗羲的科技思想中,他主張“推物理之自然”,從自然本身去尋找物理,反對這些建築在科學基礎上的無神論,這是中國思想史上的寶貴遺產。
清代石霞和長安城鎮的社會經濟結構——兼論江南米市開發的意義
陳學文
& lt正>石霞和長安是浙北平原著名的古鎮,都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考察和研究它們的歷史發展過程,將為城市建設和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積累經驗,做出壹些有價值的學術探索。從壹個軍事重鎮,逐漸演變為壹個具有經濟功能的鎮,唐宋以來嘉興海寧縣的兩個巨鎮石霞、長安,現在隸屬海寧市。石霞現為海寧市政府所在地,位於杭州市東北部61.5公裏處。長安位於杭州以東40公裏,海寧西南25公裏。石霞夾在兩座山之間,壹條長塘從中穿過,據嘉靖《嘉興府圖》;“石霞鎮地處唐朝,鎮西的魏紫山和鎮東的東山並肩而立,原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