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花都區(原花縣)漢代屬番禺,隋屬南海縣,宋屬番禺、南海縣。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南海、番禺兩縣部分選縣。因縣城靠近華山,故名“華縣”,隸屬廣州府,太平天國革命領袖洪秀全就誕生於此。民國時期,華縣主要是省直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隸屬江北區、珠江區、貝約行政區和佛山區。4月1960被指定為廣州某縣。1993年6月8日,經國家批準,撤縣設市,命名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托廣州代管。2000年5月21日,經國家批準撤市設區,成為廣州市花都區。花都成為廣州下轄的行政區,為加快現代化廣州建設提供了必要的空間,也為花都的發展註入了新的力量,帶來了新的機遇。
花都區總面積968平方公裏,北高南低,北部丘陵,中部淺丘,南部光華平原,形成東北向西南傾斜的長方形。東流流溪河,西流巴江。花都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65438±0.7攝氏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常綠,四季鮮花盛開。花都區下轄新華、花山、華東、赤坭、炭步、獅嶺、梯面、雅瑤八個鎮(街道)。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新華是廣州的衛星城,距離廣州中心城區僅22公裏。
花都歷史短,但文化底蘊不薄。據區內文物普查,有400多處古跡、遺址等文物線索;歷史上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領袖洪秀全是花都區新華鎮魯管村人。黃花崗十八烈士,大革命時期的華縣農業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都在向我們講述著昨日花都漫長而沈重的故事,具有濃厚的文化和人文智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花都得到進壹步發展。從欠發達地區躍升為風景秀麗、投資環境優良、經濟繁榮、適宜創業發展生活、山、水、鄉融為壹體的現代化新城。擁有與國際接軌的娛樂休閑生活設施,發展潛力極佳。展望未來,花都的明天會更好。